作為海上孤立的存在,英國和歐洲大陸始終格格不入,無論是當年的共同體聯盟還是自己玩英鎊,無不在證明自己的個性,也就才有了后來的脫歐。
英國人想靠人不如靠己,結果來了更大的麻煩——換首相比換衣服還頻繁,為此網友戲稱自己孩子還在才4歲,已經見了四個英國首相,兩男兩女,一個比一個“命短”。
本來想脫歐以后天高任鳥飛,結果在地板上起不來,近四年GDP平均增長率不到0.4%,經濟起不來首相連連換,換了還是不行,經濟再惡化。
前不久“瘋魔”特拉斯直接上大招,引發英國金融動蕩,英鎊超級貶值,國債被狂甩,如今雖然緩和一些,前景依然堪憂。
如今上來一個更令人嘲諷存在——印度后裔,為此印度網友稱“現在輪到我們統治英國了”,可謂是風水輪流轉。
就連一貫最親近的朋友美國也很無奈,拜登已經和三個英國佬大國電話了,實在沒話說,唯有一句——美英關系一如既往聊表心意。
上面亂,最苦的是老百姓,兩位數的通脹日子過不下去了,各種罷工輪著來,企業難受得要命。
尤其是外國企業最倒霉,除了沒人上班以外,本來的政府補貼也拿不到,前不久寶馬將Mini生產轉移到中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。
根據寶馬的說法,位于牛津的工廠產能是1年4萬輛,本來是準備生產電動車,結果場地基礎設施不行,和油車一起生產效率相當低。
實際上更為主要的原因還是英國的不穩定,政局不穩,經濟不穩,去年約翰遜說要投資10億英鎊,在英國掀起電動車革命。
寶馬等來等去,等了個寂寞,認為現在的英國電動車一時半兒起不來,本來準備一直生產到2024年再看情況,現在只能去其他地方發展。
話說,Mini在英國也不是一次兩次難受了,從去年開始到今年年初,一直卻芯片,連續的停產,到了4月英國人罷工威脅,1月內連罷7次,無奈之下寶馬不得不多花錢才防患于未然。
對此,英國交通部在上議院被詢問,她說這個事兒自己事先不知道,寶馬也沒說,而且不希望Mini在中國生產,這是非常“不幸的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英國脫歐以后,寶馬就在做盤算了,計劃中還有一個地方是奧地利,今年歐洲打仗以后,寶馬果斷選擇了中國。
由此也可以看出,作為全球主要消費市場,并且也是最穩的生產地區,中國依然有廣大外國投資空間,所謂的“脫鉤”絕對是在找死,甚至可以說誰脫誰死。
不過有一點值得關注,目前西方世界意識形態彌漫,全靠想象判斷,對我們也有不小影響。